2)第107章蒙军过河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下战马,涉水上岸,然后迅速集结。

  蒙古骑兵也不参与进攻墩台,他们稍微整顿队形,便疾驰着向西南奔去。

  此时,淮河沿岸,宋军的墩台,点起一道道烽火,传递着蒙古人过河的消息。

  南宋在淮河沿岸,有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每一百里的河段,就驻扎一厢军队,约两万五千余人。

  宋军一厢辖十军,五军为机动队,五军分段驻营,距离墩台二十里,便驻扎了一个军。

  这时,宋军营地内,得到烽火示警,军都指挥使领着四营兵,约两千名士卒,匆匆奔出营盘,往示警墩台方向疾奔。

  可他们刚到半路,前方忽然马蹄轰鸣,宋军将领顿时大惊失色,“不好,敌军骑兵!”

  南宋极度缺少马匹,两千五百人的一个军,几乎都是步兵,军官一听见密集的马蹄声,便知道坏了。

  他勒住战马,急声怒吼,“快结阵!”

  宋军士卒慌忙结阵,而这时蒙古铁骑已经奔驰过来,先是一波奔射,然后重骑兵直接冲锋,不一会儿就冲垮了这批宋朝援军。

  楚州城,制置司衙门内,赵范刚刚睡下,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何事?”赵范皱起眉头,从床上坐起。

  “相公,大事不妙,蒙古人从下游渡河了。”门外之人焦急禀报。

  赵范大惊失色,他匆匆下床,猛地打开门,“你说什么?”

  “相公,淮河下游烽火示警,蒙古正在涟水附近渡河!”官员神情惊慌。

  赵范听后,立刻便往外走,那官员匆忙进屋,拿上衣物和官帽转身追上。

  不多时,赵范来到城头,果然看见道道烽火,传递着蒙古人渡河的消息。

  “相公。下游只布置两厢军马,现在可怎么办?”一群军官围上来。

  赵范努力让自己镇定,他心中疑惑,涟水在南宋的防御体系中,正好处于两个防区的交界地带,是防线上的薄弱点,蒙古人怎么能够如此精准的选择渡河地点。

  “休慌!”赵范努力保持着镇定,“只要楚州还在我们手中,蒙古人就不能真正威胁我们大宋。敌军渡河也没关系,本官正好关门打狗!”

  为什么会有兵家必争之地,便是在进攻之中,有些城市是无法绕开的。

  比如襄阳,也比如楚州,宋军守着这个交通要冲,北面的蒙古人即便可以绕道,可你的粮食补给和后续军队进不来,绕进来的军队便无法站住脚,还会被四面赶来的援军吃的。

  各将见主将不慌,便也就镇定了一些。

  这时赵范当即做出决定,“淮河宽阔,蒙古人数万大军,渡河需要时间,他们没那么快全部过来。传令下去,水师立刻顺流而下,截断淮河,给本官将蒙军分为两部,再调兵围堵歼灭!”

  “是!”水营将领立刻领命,匆匆离去。

  赵范随即又道:“令淮西诸军,立刻驰援!”

  “是!”又有官员领命。

  赵范看了看烽火,最后吩咐道:“再派人前往徐州,请金军侧击山东,本官要让蒙军首尾不能相顾,把渡河敌军留在南岸!”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