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国瑞会理解的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动打过来怎么办?」

  李知孝道:「蒙古人现在不是没打过来么?我们礼仪之邦,不可主动挑起事端。现在蒙古人没打来,你等加强防御便可,为何一定要挑起争端,给陛下惹麻烦呢?」

  赵范心中恼火,这李知孝完全不知兵,他看向赵昀,行礼道:「陛下,现在蒙古攻击邳州甚急,唇亡齿寒,若蒙古攻破邳州,必南寇江淮。臣以为不能再等了。」

  李知孝针锋相对,「蒙古数月前,就通过荆湖,向我朝释放和谈之意。如今屯兵洛阳,我看也是因为我朝未有回复,所以防止我朝发起攻击。这次蒙古已经声言,只灭金国残余,臣以为我朝只需做好防御,坐看蒙军攻击邳州就可。若是蒙古攻破邳州,真进攻我朝,我们已经做出防御,不惧他蒙古,况且他们进攻邳州,也有损耗,对我朝的攻击,也就不足为惧。若是蒙古没有攻击我朝之意,则两家议和,可享太平!」

  赵昀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思考一阵,已经有了决定,「朕觉得李爱卿之言在理。现今还是不要激怒蒙古为好。传朕旨意,没有朕的旨意,前线将士不得主动挑衅,只需做好防御就可。」

  赵范听了这话,不禁大急,「陛下~」

  赵昀却摆摆手,不耐烦的打断他,「此事朕意已决。今日朕还要与贵妃看戏,卿等不要多言。」

  语毕,便站起身来,身边内侍连忙跟着,簇拥着赵昀出了政事堂,摆驾回宫。

  众人只得行礼,躬送赵昀出去,待他离开,李知孝冷笑的看了郑清之一眼,便颇为得意的离开。

  赵范不禁对郑清之道:「郑相刚才何故不劝谏官家。」

  郑清之叹了一口气,「官家的心意以有变化,本相就算据理力争,也没有好的结果,反而有可能惹恼官家被赶出朝廷。若是让李知孝等人主政,那大宋休矣!有本相在,至少还能做些准备。」

  赵范闻语沉默不语,显然不太满意这样的说辞。

  郑清之叹道:「况且,本官就算说动陛下与蒙古开战,本官又能做什么。现在除了淮军和禁军,荆湖和四川的兵马指挥不动,我们能做的也只是防御。」

  赵范抬头看了他一眼,半响问道:「那前线怎么办,邳州怎么办?」

  郑清之沉吟片刻,「你立刻调兵,完善江北防御。另外,今天的事情莫要传出去,派人告知赵泰,就说本相答应他要求的招抚条件,大宋会增援邳州。」

  赵范心头一惊,「这不是欺骗赵泰吗?」

  现在这个情况,朝廷和官家担心激怒蒙古,都不会同意招抚赵泰。

  若是宋朝这边招抚赵泰,那赵泰就是宋臣,蒙古进攻邳州,就是同宋朝开战。

  因此朝廷内部的主和派,

  一定会阻止大宋招抚忠义军,而此时郑清之心里,其实也存在一丝侥幸,便是希望蒙古人,打下邳州后,便止步边境。

  这样一来,他便有更多时间,来整合宋朝的力量,否则以现在的状态,肯定无法战胜蒙古。

  另外,若是蒙古进攻,战事不利的话,他也有理由甩锅主和派,是他们阻扰,战败也是他们的责任。

  因此现在郑清之顾不上赵泰,他让人给赵泰带去消息,确实是欺骗和利用赵泰。

  赵泰坚守邳州越久,对郑清之和南宋便越是有。

  郑清之感慨道:「本官也是为了大宋!国瑞乃忠义之士,会明白本相苦心的。」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