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六回 三入贾府_红楼之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收敛了所有的神情,脸上只留下了呆滞,王夫人明白武郡王妃这是在给黛玉撑腰,心中顿时百般滋味说不上来。

  又岂是王夫人明白?贾府出迎的这些人,自然都看明白了武郡王妃的用意,虽众人此时心思各异,但面儿上却都一致的表现出了欢喜之色,便是王夫人也是硬生生地挤出了一丝笑意。

  在贾府一行人的簇拥下,武郡王妃与黛玉被迎进了荣禧堂正厅。这是黛玉第一次进入荣禧堂,虽说曾经到过这个院子几次,却都不曾进来过。

  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是台皿。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果真如原著中所描绘地一模一样。

  “荣禧堂”是皇帝亲笔“书赐荣国公贾源”的,下面是皇帝的印章:“万几还宸翰之宝”,对联是王爷给题的,还客气地称“弟”,可以想见贾府当年势力多么煊赫。

  不等黛玉多想,便听武郡王妃对贾老太太笑道:“玉儿这孩子惦记着老太君,我让她陪我回封地也硬是不去,说是要代她母亲到您跟前儿来尽尽孝心。这不,今日我便将玉儿送过来了。叨扰之处,还望老太君多多包涵。”

  贾老太太一听这话儿心中高兴,急忙笑道:“瞧王妃说的,我是她亲外祖母,疼她还来不及呢,哪里就有叨扰一说儿了?”

  两人客气来客气去,武郡王妃很给面子的留在贾府用了午膳。这顿午餐虽说谈不上什么令武郡王妃大开眼界,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光是那送膳的排场,怕是王府平日里也赶不上,就更别提那菜肴的奢侈。

  茄鲞,风腌果子狸,鸡髓笋,胭脂鹅脯,红烧鹿肉,野鸡崽子汤这些个贾府招牌菜是应有尽有。武郡王妃看着席上几人,心中暗叹道:如此奢靡成性,可别教坏了我玉儿才是。不由转头看了看始终微笑着跟在自己身旁的黛玉。

  黛玉对此倒是见怪不怪,见武郡王妃向自己望来,便低声在武郡王妃耳畔笑道:“母妃只当尝鲜罢,长吃这个,没得坏了身段儿。想来外祖母也不常用,今日见了母妃高兴罢了。”武郡王妃听了这话儿挑了挑眉,到底没说什么。

  对黛玉交代清楚了离京的日子及时辰,武郡王妃便起身告辞了。孙嬷嬷与唐嬷嬷方领着黛玉的大小丫头,将箱笼都搬去了黛玉的屋子。

  东西不多,可是这次武郡王妃亲自送黛玉过来,本就是怕黛玉受了委屈,哪里允许黛玉少带人手的?故而黛玉一人的丫鬟嬷嬷便有十几人。

  黛玉亲自送走了武郡王妃,又陪着贾老太太回了她的正院儿上房,不等贾老太太开口王夫人便是阴阳怪气儿地一笑道:“林丫头的丫鬟婆子可真是不少啊,也不知你那庄子上还有人看守吗?要不要舅母给你安排俩人过去?”

  贾老太太一听这话儿,就变了脸色,虽说她也瞧见了黛玉身边儿带的人手,心中也不大欢喜,可王夫人这话儿,却是有些过了。黛玉也不等贾老太太说话,便先笑道:“今日东西实在是多了些,人手少了怕是不够。回头收拾好了,便让她们都回庄子去。”

  黛玉若是不说这话儿,贾老太太心中还要纠结,如今黛玉这般一说,贾老太太反而劝道:“哪能身边儿不留个人呢?都留着吧,咱们府里地方也大,还能缺了她们的住所不成?”(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