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1章 既然要走,不如早走_混迹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医院连挂了两个吊瓶,检查没什么大碍,李牧带着病恹恹的申从军直接回了吊车大院。

  李泽锋正好还没睡觉,帮忙安顿好,折腾下来已经晚上十一点,兄弟两人也没说什么话,各自回屋沉沉睡去。

  李牧陪着申从军睡在大炕上,本来还以为晚上还得折腾几回,结果一觉到天明。

  申从军醒来以后,头疼欲裂,勉强喝了两碗小米粥,强打精神,跟着李牧一起来到公司。

  昨晚的酒局果然起了力挽狂澜的作用,今天专家团一来,态度明显好了很多,有商有量,再加上昨天查的有点儿狠,直接扒出来好几个大窟窿,今天就有点儿走过场,到了中午还赏脸吃了顿饭。

  说实话,专家也是看滨海区眼色行事,区里松口,他们才敢手下留情。

  今天早上,众人便接到区里传达的意见,继续深挖,不能姑息,争取将所有的隐患都排查出来,然后下达隐患整改单,限期整改,届时整改不到位,该停产整顿就停产整顿。

  另外,区里已经明确定调,龙盛新材料问题很多,接下来半年,将作为重点巡查对象,保持一月两查的力度。

  常年跟政府打交道,众专家对官方术语自有一套深刻的解读,该怎么做,尺寸拿捏的相当到位!

  很明显,面子给了,死罪已免,活罪难逃!

  对化工厂来讲,一个月两查,即便只是走过场,也足够工厂喝一大壶!有检查就有整改,有整改就得有反馈,关键是,每次来检查,工厂无一例外一阵鸡飞狗跳,要知道,平时的工作场景和检查时候的工作场景,完全不是一种状态,来回切换,各种刨燥,此处不赘述,懂的都懂。

  基调已经定下,至于这个活罪的尺度,是水深火热垂死挣扎,还是如坐针毡憋屈难受,一定程度上还要看专家的发挥。

  专家怎么发挥,关键要看公司长不长眼。

  中午这顿饭,申从军亲自作陪,席间气氛还算融洽,带头的老专家隐晦的转达了滨海区的意见。

  申从军心领神会,饭后找机会向蒋明启汇报请示了一下。

  “知道了,总共多少整改项?”蒋明启有气无力的问道,看来,昨晚喝的也有些受伤。

  “大约**十项,彻底整改的话会比较麻烦,有些需要停车改造,有些要更换设备,周期会很长,而且改造费用应该也低不了~~”申从军回答道。

  沉吟片刻,蒋明启苦笑着说道:“比停产整顿也强不了多少啊!”

  申从军没有说话,他知道蒋明启这是无奈之语,实际上,下不下达停产整顿书,绝对有着天壤之别!

  停产整顿,对一个企业的声誉、市场等方面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久远。

  “没办法!该怎么改就怎么改,先拿出配合的态度来,实在整改不了的,到时候再跟安监局解释!”蒋明启轻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