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0章 临产_混迹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锦山化工正建设的如火如荼,远方科技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这两处投资,基本上凝结了赵锦山所有的心血,所以,他现在基本上一半时间都留在潍坊。

  这段时间,两个老头带着新招聘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在孜孜不倦的制定和研究制度。

  完善合理,高效全面的制度,是企业健康运转的核心所在,关于这一点,两个老头子的认知高度一致!

  剩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具体事情就交给李牧去折腾,对两个老头来讲,现阶段的重中之重就是制定制度!

  两人在化工行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干过国企高管,跳槽出来当老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各种难以言说的坎坷与磨难,屹立潮头,成绩斐然,与此同时,一路走来也留下了数不尽的遗憾。

  此番重新起航,自然要充分利用一辈子的经验和心得,好好弥补一下曾经留下的遗憾。

  从这方面来讲,李牧无疑是很幸运的,这两个老头,不光将一身内力传授给他,还给他留下了一部绝世秘籍。ъìqυgΕtv.℃ǒΜ

  别说李牧,不管是谁,只要坐上这个位置,只要不是太差劲,起步就是一流高手!至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看各自的天赋和努力!

  目前看来,李牧的表现谈不上惊艳,只能说不算差,胜在一步一步走的很稳当。

  从江苏回来第二天,李牧来到彭总别墅。

  此行不是汇报工作,是接到彭总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此时,彭总的书房内,赵锦山坐在书桌前,看着手里的花名册,冷哼一声道:“我还真小看了这个小犊子,闷声不响的,什么也没耽误,什么时候划拉了这么多人!”

  彭总笑而不语,说实话,李牧的稳健超乎他的预料,年轻人往往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同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傲气,基本上跟韬光养晦这个词不搭边,能把这股子劲儿摁住,保持活力和动力的同时,稳定输出,很少有年轻人能做到。

  对李牧来讲,现阶段经验不足,但是有自己和老赵头护航,不需要他展露什么过人的才华,能跟上趟,保证不出错,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默不作声汲取营养,假以时日,真正独挡一面的时候,有的是展露才华的机会。

  大姑娘说的很对,这小子很清楚自己应该干嘛!藏拙是一种很高深的处世之道,年轻人往往不得其道,能做到李牧这种程度的,不能说没有,绝对凤毛麟角。

  “陆中华能挖来我不说什么,郑春来也能搞回来?”

  “新招聘的这几个,也都是好苗子,奶奶个腿儿的,鲁台招聘会常明州也带人参加了,怎么净弄了些歪瓜裂枣回来?”

  “还有,这个崔学民也不是什么好鸟,我现在越来越感觉,龙盛还真的卧虎藏龙,你说蒋明启怎么就不知道怎么用呢!”

  “咦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