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没人比我更懂广告_华娱请多指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餐的好意。

  京城晨报顾名思义,是在早上发布的纸质报刊。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早上就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文章。

  曾黎不知道京城晨报的日销是多少份,但她知道明天肯定要多一份,因为她肯定买。

  热情的挥手跟刘主编告别后,曾黎笑着说道:“这位刘主编还挺和气的呢,完全没有无冕之王的架子。”

  “你给我5w块钱,我也可以对你很和气。”陈川斜视曾黎一眼,转身向屋里走去。

  曾黎站在原地眼睛眨啊眨,终于明白什么意思的她连忙去追陈川:“等会,你给我说明白。就刚才那不到半个小时的采访,就花了

  这也太贵了吧。我们得卖多少本《亮剑》啊。还有,这群记者赚钱也太快了吧。什么无冕之王,简直是无冕之狼啊。”

  “不要做生意上的怨妇,要做商业上的女王!”

  陈川坐在曾黎专属座位上,端起茶杯浅饮着。

  曾黎倒也没有驱赶,随意拉了个凳子坐下,无精打采的开口:“道理我都懂,但5w块钱真的很多诶!

  一本《亮剑》定价38元,八折零售那就是986册。六折批发,那就是1315册。”

  “没你这么算账的。我就问你一句话,《亮剑》成本多少,你心里没数吗?”

  说到成本,曾黎突然谨慎起来,打量四周确认没人偷听他们对话,这才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声音开口:“咱们印刷量大,成本可以压缩到定价的18%,加上作者版税也不超过25%。”

  陈川一摊手,啥也没说却也啥都说了。

  《亮剑》定价是38元,按照25%的成本核算,那就是9.5元。

  按照批发六折22.8元计算,那就是120%的毛利。

  按照零售八折30.4元计算,那就是220%的毛利。

  当然,这里面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大量印制降低成本,二是顺利出售不压货。

  否则隐形成本将消耗掉很大部分的利润。

  道理曾黎都懂,但她就是心疼。

  尤其是这部分投资很有可能见不到收益。

  无精打采的她趴在桌子上画着圈圈“祝福某人一定要拿钱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做人民亲,人民爱的好记者”。

  顺带吐槽眼前的某人的年少不知精、、呃不对,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陈川都无语了,没想到自己想要打造的商业女王,竟然因为区区五万块钱就沦为生活的怨妇。

  哎,真的是、还挺让人感同身受的。

  因为陈川自己也很心疼。

  作为半个广告行业的参与者,他知道5w块钱其实远远超过市场行情。

  正常的市场行情是3w,也就是说这位刘雪刘记者跑这一趟的车马费就是2w。

  如果可以,陈川当然不想花着冤枉钱,但是没办法。

  他跟这位刘记者不熟,不能论情谊就只能论利益。

  很现实的例子:利益才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当你不能给对方带来好处时,那你就是没有价值的,也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

  别单纯的妄想什么真诚打动,那玩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一文不值。

  关于成年人的层林法则,陈川多少了解一点。

  付出远超市场行情的价格,陈川也会相应的得到更多的待遇。

  例如可以最快速度的刊登在报纸上,例如可以获得价值对应三万乃至以上的报刊板块。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份利益绑定跟刘雪达成合作关系,为以后的这么打下基础。

  也为以后与刘雪背后的京城晨报或其他官方媒体合作铺垫。

  按照陈川的计划,与京城晨报的下一步合作应该用不了多长时间。

  虽然到时候的手笔肯定不是刘雪能够做住的,但她可以起到引荐与居中调解的作用。

  利益开路就是这点好处,可以让你的合作伙伴心甘情愿的帮你争取利益。

  当然,陈川并不准备把这些计划告知曾黎。

  至少不准备现在就告诉她。

  一个是眼前的局势发展不明朗,陈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启动下一步。

  另一个,这娘们他太能嘟囔了,嘟囔的陈川一个脑袋两头大。

  就在陈川想着要不要趁着耳朵没长茧之前逃离,救星来了。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