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桥豆麻袋装钱_华娱请多指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理贺群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

  近十家纸媒,还有京城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采访车特意前来。

  这些媒体无疑是冲着甜水园大门被挤碎的新闻来的,但新闻不能只有标题。

  那么引发门被挤碎的原因,自然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就这样,【东山书社】就直接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下。

  然后就发现【东山书社】的店门同样被挤碎。

  然后就发现【东山书社】一天爆卖15w册图书。

  然后就发现【东山书社】的老板是北大法学院的美女学霸。

  然后就发现这个美女学霸的商业眼光极其的敏锐,在【亮剑】还没播出前,就判定这部剧会火,于是豪气下注。

  最后,【东山书社】与【曾黎】这两个名词将在接下来的两天频繁出现在报刊、荧幕以及互联网上。

  最后,就有更多的人知道【东山书社】的名头,然后蜂拥前来采购。

  先不说【东山书社】的价格确实便宜,就算稍贵一些,也有得是人前来下单。

  这玩意就跟十几年后网红店、网红产品打卡一个套路。

  钱不钱的不是关键,关键是炫耀的谈资。

  再者说,来【东山书社】买书真的实惠。

  简直就是两全其美。

  这种种原因促成接下来的一周里,东山书社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涌入。

  只是必然无法打破今天缔造的记录。

  不是没有那么多的客户,而是陈川拿不出足够的库存。

  截止今天之前,东山印刷厂总计筹措了24.3w册的《亮剑》原著。

  原本以为足够高估《亮剑》可能引发的热潮,可终究还是远远低估。

  或者说按照原定历史流程《亮剑》不会引发如此夸张的热潮。

  是因为陈川的宣传效果让全京城乃至京城周边甚至全国的人民都醒悟过来,自己不仅可以看《亮剑》的电视,还可以买原著啊。

  当然看不看不重要,看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态转变想买书。

  原先《亮剑》原著市场可能是六寸蛋糕大小,只是在陈川推波助澜下,市场变大,成了10寸,乃至更大。

  当然,作为始作俑者的陈川无法吞下全部蛋糕,但他可以吃下很大一口。

  今天销量爆棚就很说明问题。

  总计24.3w册储备,买了一半还剩一半。

  好在印刷厂每天还有1w的产能,撑个五六天问题不大。

  当然,也要在这五六天内,把绝大多数的储备出清。

  陈川从漳平那里得知消息,同为甜水园书商的赵老板联合其他几位书商,已经开始赶印。

  最晚七八天,最早只要五六天,他们的新书就能上市销售。

  陈川虽然不觉得五六天后的《亮剑》就会出现悬崖式下跌,但依旧选择谨慎策略。

  到时要是价格崩盘,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的损失。

  就算价格依旧稳定,每天1w的产能也能吃肉喝汤。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