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富豪郑家_第一卿色太监了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这么一耽搁,许澄宁到竹舍时已经有些晚了,燕竹生看到她还很诧异。“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许澄宁还得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去,是以直截了当地问:“先生,您可知道金榜赌局?”

  “略有耳闻,怎么了?”

  “赌局有诈。”

  许澄宁不带喘气地把自己的发现说了一遍,“他们这么做,官府就不管?”

  燕竹生搁下笔,淡淡笑道:“你可知道,郑家的背后是谁?”

  “您是说,宁王?”

  “是,也不是。”

  燕竹生端起茶壶,一道茶流咕噜噜倾泻在茶碗里。“大魏开国之前,各地占山为王割据混战,魏王秦沚原本势弱,得益于荆州高氏、姑苏谢氏、金陵韩氏、寿春程氏等世家扶持,一步步剿灭众敌,成为天下之主。“高、谢、韩、程也一跃成为四大世家,掌握朝堂重权,几与秦家共掌天下。“连续几朝肃清外敌后,至宣文皇帝始,开始将矛头转向了世家,首倡科举选拔人才,以天子门生的身份对抗士族,孝武皇帝时更是力排众议,将科举作为唯一选官方式,以往士族内部的举任彻底废除。”

  这个过程当然极其艰难。世家的底蕴根深蒂固,岂是一朝一夕可以拔除的?不过世家彼此间也是竞争对手,孝武皇帝看准了这一点,很巧妙地用了一招“以彼攻彼”,他先大力扶持起一批小士族,让他们权欲膨胀后自发挤压大士族。等大士族衰落了,孝武皇帝大手一挥把一干靠他提拔上位的小士族全部清扫干净。与天家拉锯近百年后,世家渐显颓势。世家各自祖训不同,有为了家族荣光不遗余力往上爬的,也有为了百年声誉顺应天下大势平和接受皇帝整改的,如今能够留存下来的世家都是聪明人。君臣博弈的结果,就是世家在朝堂上分量紧缩,可家族的名头仍然响亮,没人不敢敬他们三分。比如高家,比如谢韩,又比如燕竹生。“士族没落后,一批新贵异军突起享登高阁,颇得皇帝重用。后来,大元帅杨基联合三军与朝中重臣反叛,动荡数年后才被镇压。”

  “此事影响巨大,光是铲除朝中余党便耗费十余年。以至于现在的皇上世家不敢信,朝臣不敢信,自己的皇子皇孙更不敢信,只敢相信那些一身荣宠全倚仗皇恩的宦官与近臣。郑家,便是其中之一。”

  许澄宁很快听懂了:“您的意思是,郑家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是因为圣上的宠信?”

  燕竹生点点头,继续道:“郑家是经商起家,几代累积下来富可敌国。后来郑家家主科举入仕,从七品小官做起,此人长于结交拉拢,逐步高升,又把女儿送进了宫。郑妃诞下龙子后晋封贵妃,郑家便成为了真正的皇亲国戚。”

  “从郑世恩起,郑家子侄逐渐入仕,如今主掌家业的为其郑家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