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7章 碉堡之国_神级渔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传-销毁掉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家庭就感叹传-销害人,那还是不了解阿尔巴尼亚,传-销在这里直接毁了一个国家。

  这所有的传-销不管换了多少个名头:集资也好、融资也罢,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拆了东墙补西墙。

  阿尔巴尼亚上世纪九十年代进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发展那叫一个繁荣迅速,但是同时有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三大国有银行垄断着全国的公众存款和金融行业,而经济在发展,银行却跟不上改革进程,很多原来的陋习一直坚持了下来,当时他们三大银行里总贷款五成以上都是要不回来的坏账烂账。

  这样的银行谁敢把钱存进去?所以老百姓都把现金捏在手里,而银行也不敢再发放贷款,你贷一百块?只能给你45块,利息还高的不行,久而久之,这阿尔巴尼亚的银行就是成立个摆设。

  但是那些中小企业都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于是民间借贷就开始盛行起来。那些私人公司以高利率为幌子吸引公众的存款。然后再借给那些中小企业,阿尔巴尼亚政府一看,嘿,不错,能为经济增长做贡献,所以不但不打击,反而支持他们这么做。

  于是整个阿尔巴尼亚热闹了起来,这些公司把钱收集到一起,然后开始用于走私、贩毒等违法活动,许多新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一样组建成立。当时的阿尔巴尼亚就是一团乱麻。

  后来当地政府也发现这个事情不对,就开始通过法律限制民间集资,包括他们的央行也要求查处违规公司,然并卵,这些公司的背后都是和当地官员勾结在一起的,什么首席检察长以及司法部长这样的大人物在法律上给这些公司开脱罪名,甚至连议长都亲自给集资公司做广告。整个国家都疯狂了。

  而最疯狂的时候,是在1996年。

  当时联合国停止了对南联盟的制裁,那些靠着走私的公司被人切断了巨额收入,再也无法支付之前的存款,所以只能进一步提高利率,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而当时的执政党在这些集资公司的资助下取得连任,也最大限度的支持了非法集资,他们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在那一年,这些非法集资公司甚至把月利率提高到了40%!也就是说把一笔钱存到这些公司里两个半月就可以翻倍,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那时候谁还挣钱?工人也不工作,农民也不种地,所有人卖掉房子卖掉所有积蓄,全国三分之二的人把全部家当都投给这些公司,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当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发现了阿尔巴尼亚国内局势的严重性,提醒他们国家主意,而当时他们的总统萨利-贝里沙却亲自为这些公司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那后果可想而知,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