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6章 无所谓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祢衡和徐方对望一眼,点了点头,又道:“席上陈宫虽有惊人之语,夸大之词,此乃说客的常用伎俩,倒是不必理会。然而细细思来,其所言的战略方向却也有几分道理,徐州如今名声凋敝,北面青州,有袁绍之子进犯,若让其谋划功成,下一步极大可能会迫我徐州,而西面的曹操与主公虽有合约,亦是早晚必有一战。”

  “主公原本计划先声夺人,开春过后,兴兵北海,如今以衡之见,若是进取江东,亦是未尝不可。”

  打江东?

  王政闻言一怔,旋即沉吟不语起来。

  这的确是一条更为合适的发展路线,甚至要说起来,这本来就是王政当初在青州时,最开始定下的战略蓝图。

  放弃临淄,东顾徐州,再沿江而下,占据扬州,随后复制原本历史上孙吴起家的路线。

  之后这个计划的推翻,是因为在祢衡加入其团队后,两人商议之下,出于黄巾贼寇的身份顾虑,本想苟着发育一段时间,不要锋芒太露,便决定暂时和袁术结盟。

  因为无论是祢衡的判断,还是王政的先知,都清楚袁术即将在不久之后僭越称帝,自告奋勇地成为一个更醒目的靶子,帮助他们吸引天下人的火力。

  当然,在如今的祢衡看来,王政如今既然获得了献帝钦点的州牧,乡侯,可谓名实皆俱,已然是“洗白上岸”,那和袁术结盟的最重要的条件便已不具备了。

  加上袁胤之死,下邳的最终归属,广陵的悬而未决,每一点都成为了极大的隐患,导致双方随时会有一方撕破合约,挑起战争,既然如此,先下手为强却是最好不过了!

  这些王政都明白。

  要知道他原本选择北上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零散的记忆里,曹操迎献帝不久之后,似乎就和袁绍撕破脸皮了。

  那时两面为敌的情况自然不存在了。

  当然,去南面其实依旧是更好的选择,关键是

  依王政的本心而言,他现在确实不想与袁术为敌。

  起码不能由自家这边主动挑衅。

  哪怕清楚袁术对自家的态度更多是表面文章,亦是利益驱丛,可君子论迹不论心,历数过往,袁术竟是没有哪怕一星半点对不起王政的地方。

  相反,王政倒是在临淄相负过一次了。

  甚至说起来,诛杀袁胤虽然主要是因为对方不知进退,可谓咎由自取,可按结果来说,王政却是又一次驳了袁术的情面。

  他实在有些狠不下心肠再来第三次了。

  见王政迟迟不曾发言,祢衡心中发急,不由焦躁地看了身旁的徐方一眼。

  来的路上咱们不是聊过此事吗?

  你不也赞同取江东更好么,如今倒是说话啊!

  徐方却是视若无睹一般,继续端着茶碗,轻抿慢饮,保持一言不发的沉默,直到祢衡急不可耐下连连干咳,徐方终于有了反应,却不是对王政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