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五三章:怼太史_六国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口道:“不知高太史弹劾凌某何事?”

  高要也一时愣住了,他也没想过凌心安居然会如此将话挑明,而且是当着陛下的面。

  “高太史,请问你要弹劾凌某什么?”凌心安望着他淡淡道。

  群官们此时再蠢也知道,这位侯爷生气了,一些聪慧之人立即想到了这半年来,侯爷在京城经历的事情。

  陛下赐封为侯爷,百年来唯一的侯爷,有名无权,正如他调侃自己那般混吃等死的主,说白了就是被软禁在京城。

  而之所以有人觉得凌心安被捉是有辱大周,归根结底还在于有人嫉妒。

  凌心安可以说回到京城之后,一切循规蹈矩,除了吴广贤一事,凌心安间接的参与了保护其父之外,就再没对朝廷有过任何过问。

  但依然还是有人眼红他,所以他被抓便是成了有辱大周的大事。

  高要冷冷道:“凌侯爷应该誓死抵抗,扬我大周气概而不是贪生怕死,花巨资赎回一命。”

  此话一落,一些人盯上了凌心安,暗暗点头。

  凌心安行礼道:“陛下,高太史觉得微臣不应苟活于世,而臣是不如高太史那般高风亮节之人,想让微臣为了虚名而摘掉自己脑袋,那陛下,恐怕会让您失望!”

  如此怪异的言语,落在大殿之上,就连赵公公都微微睁开双眼,群臣们更是觉得此言论太过荒谬和放肆。

  “陛下,微臣觉得凌侯恃宠而骄,有要挟陛下之意!”一道搵怒的声音响起,是吏部中书汪灵卫站了出来。

  “汪中书,凌某问一句,若是为了毫不重要的虚名,让你去死,你便去死吗?”凌心安冷冷道。

  “君让臣死,臣便死!”汪灵卫道。

  凌心安望着他,心中自然明白现今的人,对于君臣关系的执念不是一般人能改变的,凌心安也不至于说去改变这种环境,但不代表着这样的事不能去利用。

  “高太史您也这么认为的?”凌心安道。

  “老夫只是觉得做人要有骨气,做臣要有志气!”高要道。

  凌心安拍掌道:“高太史说的真好,那高太史,你履任太史之位四十载,那这四十年来,你自认为有志气还是有骨气?”

  “老夫不敢自诩鞠躬尽瘁,但也是不负皇恩!”高要行礼道。

  “好一句不负皇恩!”凌心安冷笑道:“如果这样,那太史为何还不请辞,让年轻一代出任太史之位,您老告老还乡以慰皇恩!”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凌尚连忙走出来行礼道:“陛下,臣管教不严,有辱斯文,请陛下责罚!”

  群官不可思议的盯着凌心安,想不明白他为何说出如此露骨且幼稚的话。

  凌心安望着凌尚道:“凌尚书,如今你我同殿为臣,不必如此!”

  然后望上高要淡淡道:“本候记得不错的话,当年高太史上任的时候,前任太史曾经有言,希望太史再接再厉,将大周千年历史修订完成,可是半甲子过去了,高太史,为何连一点草稿都未给陛下查阅,甚至修订?”

  “本候在文殊学院学习的时候,看到的大周史记皆为前任太史所言,而到了京城之后,再无更新,虽然有听过将某事纳入了大周纪之中,为何民间和学院一直未有,只有朝廷内部才能看?”

  高要浑身一怔,终于将目光望上了凌心安,而后者则是冷冰冰的继续道:“太史觉得本候有辱大周,是因为要将本候被擒一事纳入大周史记之中呢?还是为了大周千秋万代而不能出现本候贪生畏死之名?所以觉得本候不应该苟活于世,而应该名垂千史是吗?”

  高要道:“没有陛下钦点,侯爷自然不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你弹劾本候贪生怕死,于公不合,为何还要置我于死地,莫非你我有私仇?”凌心安寸步不让道。

  此言一落,满堂寂静如鬼蜮,悄无声息!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