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三章 魏王之死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除了战略上的根本失误,魏国灭亡,还在于失去了人和,也就是人才的流失。

  当年魏文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之所以成就魏国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重视能臣,招揽、任用了大量的顶级人才。

  魏文侯在诸侯国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北灭中山国,西取秦西河(今黄河与洛水间)之地,成为东周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文侯启用吴起,训练武卒,建立了华夏第一支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力量,对魏国初期的强盛发挥了重要作用。

  又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疆拓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而其中的李悝主持魏国的变法和法制建设,影响了华夏政治两千年,秦孝公的商鞅变法也是以魏国为蓝本进行的。

  魏文侯又拜子夏为师,把儒家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到了收取士人心的政治目的,是后世帝王尊儒笼络知识阶层的开始。

  魏文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策略,为后世的帝王所推崇,魏文侯的施政经验是华夏帝国的一个经典样本。

  然而,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没能继承文侯的人才战略,任用小人公叔痤,把吴起逼去了楚国。

  随后的魏惠王又弃用商鞅、孙膑、范雎这些具有高瞻远瞩战略眼光和运筹帷幄的不世之材。

  在魏惠王之后的几位国君,魏襄王、魏昭王、魏安厘王、魏景闵王也一直没有很好地实行人才战略。

  到魏安厘王时,信陵君魏无忌可谓当世无双,“窃符救赵”名扬天下,组织五国联军打得秦国割地求和,不敢出函谷关。

  奈何魏安厘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信陵君终于自暴自弃,酒色过度而死。

  而魏昭王和魏景闵王时期,魏国已经如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再说回到魏王假,其实在魏王假的内心,一直想有所作为,毕竟继承了祖先的基业,又有魏文侯这座令其仰止的高山。

  但魏王假,还是有自身很多的局限。

  就拿陈平出走这件事来说,前期,陈平为守城保国,献出的计策可谓奇谋,如若一并执行,或许到现在,境况不至于如此不堪。

  但,毕竟魏王年纪小,没有太多治国理政的经验,对于朝堂上群臣之间出于自身目的,频繁使用制衡之术,甚至枉顾国家利益这点认识不清。

  又加上,秦军通过地道,攻入王宫那天,魏王假担了很多惊吓,在公孙敖的权宜之计面前,失去洞察力,也是情理之中之事。

  这就是一代雄主和普通君王的区别。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透彻的思考,如何洞悉事情的未来,如何在利弊之间做取舍,如何高瞻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