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8章 楚怀王熊心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果然,笑声过后,只听项梁说道:

  “范增老先生所言极是,我意也是如此。”

  “今得老先生高论,更说明了楚地各氏族和各方的心声,如此,可立即安排人,查访楚王之后,尽快立王方行。”

  项梁之所以如此说,也是无奈之举。

  刚才范增所言,确实击中了隐藏在他内心的担心。

  现在看来,楚地军民,对楚王八百年来统治的认可,根深蒂固。

  从刚才范增言及此事时,座上乡老和氏族代表,频频颔首的状态,就能看出来,大家的内心里,还是希望他另立楚王的。

  看来,项氏家族赖以扬名的楚将身份,一时半会儿还丢不掉,如果硬要自立,那些跟随他的人,反而会把他当做楚国的乱臣贼子。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着急当了王,也意味着不是国君后裔的人也能当楚王了?这样势必造成人心大乱,内部不稳,恐怕也会像陈胜的武臣和韩广,到处称王。

  另一方面,从心理层面讲,项梁此刻还没有做好遽然称王的准备,自己虽然急于上位,但如果操之过急,恐怕适得其反。

  更何况,项梁手里掌握兵权,不论立谁为王,那还不是他说了算,将来一切事情,当然是要遵从项家的意志。

  想到此,项梁遂爆发出由衷的笑声。

  大家见项梁如此说,于是,纷纷附和,称赞项梁襟怀坦荡,举措英明。

  范增站起身来贺道:“如此,将军之名,定永垂青史,有再造楚国之功。”

  项梁心里虽骂范增“老而不死是为贼”,但表面上,却表示出极其尊敬的样子。

  看着范增满是皱纹的脸,项梁忽然心生一念,何不如此如此,于是道:

  “范老先生,德高望重,谋略深远,小侄项籍年轻鲁莽,可否入府幕辅佐一二?”

  项梁见范增年纪虽老,但思维敏捷,论识不凡,心想正好可以配给项羽,好让他时常在项羽身边,指教指教,增长一些智慧。

  项羽刚才听范增一番高论,也深为佩服,见叔父如此说,也忙起身道:“范老先生,某不才,愿时时聆听教诲,望能指点。”

  范增虽年逾古稀,多年在乡下蛰居,但却雄心未泯。正值天下大乱之际,他认为凭自己的才智,也可以折腾一番。

  又听说项梁叔侄已经起兵造反,鉴于项家在楚地的名声,所以,才闻召而来参加会议。

  刚才的一番见解,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也是他认为应该采取的策略。当然,他所认为的正途,在旁边的沛公眼里,都是迂腐之见。

  天下已乱,正是可以改天换地的大好时机,抱着残缺的六国字典,念着过去王公贵族遗老遗少的经,那世界如何改变,社会如何前进。

  所以,范增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出来的高见,其实在沛公等人眼里,简直不堪一提。

  范增为项氏叔侄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