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失荥阳周苛受烹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五月。

  汉王带军出武关,攻下了宛城。果然项王引兵前来。

  汉军按照事先部署,坚守城池,立定营垒,任凭楚军百般挑衅,不予出战。

  项王组织兵马,攻打了数日,毫无成果。

  双方在宛城,形成对峙。

  项王心下烦躁,正拿汉王没办法,忽然接到斥候探马急报,魏国的相国彭越,渡过睢水,大破下邳驻扎的楚军,杀死楚将薛公,截断了楚军的后路,气势甚盛。

  项王大怒道:“可恨彭越,这般猖狂,屡次与我作对,众将官,先跟我回去宰了他,再来收拾刘邦。”

  说罢,带领大军,拔营东去,往下邳回击彭越。

  说起彭越,自起兵以来,曾经配合汉王攻过昌邑,后来,应汉王的讨楚檄文,归附汉王。

  汉王当时没有带其随诸侯军进攻彭城,而是令他在魏梁之地攻城拔寨。

  彭城之败后,汉王听取张良的“下邑之谋”,劝说彭越继续在梁魏之地,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楚军后方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

  这样的来回游击,逐渐奠定了彭越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术军事家的地位,可以说,彭越是游击战的始祖。

  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彭越虽不如韩信,但论功绩,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彭越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前线汉军不被项羽歼灭,创造了机会。

  整个楚汉战争,主要就是三个战场。

  正面是汉王的正面防御,侧面是韩信的千里包抄,后方就是彭越的游击战。

  正面防御消耗疲惫了项王的有生力量,后方的袭扰搞得楚军缺粮断兵,最后,随着韩信的战略大迂回,带着强大的汉军有生力量,最终形成了致命一击。

  现在,项王之所以恼火,并不是彭越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大,而是彭越在项王的身后,搞得这些小动作,令项王头疼不已。

  所以,项王决定先回军剿灭了彭越,安顿了后方再说。

  下邳这边,彭越自项王进攻荥阳后,在楚地往来游弋,今天攻下一城,明天拔下一县。

  彭越每攻下一城,既不用心守城,也不屠城,更不扰民,只管将金银财物,粮草之类,洗劫一空。

  彭越的战术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就像后世老人家的“十六字令”那样,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所以,等项王带着楚军怒气冲冲来攻的时候,彭越早已放弃了下邳,转战到外线去了。

  项羽带军紧追。

  彭越不愧是游击大师,撤退得既有条不紊,又快捷迅速。

  项王的军队,屡次扑空,就是找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