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颇多议论之声。

  京城平王府已经建好,朱高炽自请出宫,朱棣准了,却将平王世子朱瞻基留在宫中。此举更让朝中文武侧目。

  只可惜,解缙等人正在修书,有道衍监工,纵有心思手段也无法施展。

  朱高炽的表现十分平静,不但主动避嫌,提前出宫,还斥责了平王妃,并叮嘱朱瞻基,在宫中只为替父王尽孝,若有人出言挑唆,或是进汉王赵王的谗言,绝不可轻信,更不可出言附和。

  “汝得天子恩宠,切记谨守本分,不得肆意妄为,更不可听信谗言。”朱高炽抚过长子的发顶,“须知世人皆有私心,言之凿凿者未必真心为你。为父跌了无数次,才明白其中道理。持心守正,不以私利观大局,方为正道。”

  “儿谨遵父王教诲。”

  朱瞻基已经八岁,个头比同龄人要高出不少,脸上仍带着稚气,却已经有了朱棣的影子。

  单从外表上看,他同朱高炽相似的程度远不及朱棣,认真论起来,倒是更像朱高煦和朱高燧。

  儿子不像自己,更像自己的老爹和兄弟,朱高炽也是心伤,不知该烦恼还是庆幸。但也多少明白了老爹更喜欢两个弟弟的原因。

  谁不喜欢像自己的孩子?

  若不是朱瞻基也喜欢读书,朱高炽怕是会更加别扭。

  朱瞻基早慧,对父王同两个叔父尤其是汉王的争夺,多少知道一些,同样也听闻了定国公和兴宁伯的大名。

  对定国公,他十分佩服。

  对兴宁伯,他则感到好奇。

  定国公是高皇帝的义孙,自幼从军,战功累累,于靖难中屡立奇功,深得皇祖父信任。兴宁伯弃文从军,以布衣起身,更有大孝之名。年不及弱冠即受封一等伯,掌控大宁,镇守边塞之地。每次听皇祖父提起此人,都是颇多赞赏。教导他读书的王府教授却对其多有谤言,斥其为小人,佞臣。

  朱瞻基更加好奇。

  身为姚少师的徒弟,兴宁伯究竟是贤能的治世之才,还是谄媚小人朝中佞臣?

  如果有机会,他很想见见此人,或许能解开心中的困惑。

  朱高炽能猜到儿子在想些什么,不免摇头轻叹。

  多年之前,皇太孙尚在,他与二弟三弟一同进京朝拜。当时,定国公尚未封侯,兴宁伯还只是个百户。

  路上的不平,京中的暗潮汹涌,逃离南京时的那场大雨,兄弟三人在雨中把臂大笑。

  一去经年,恍如隔世。

  如今,二弟三弟去了边塞,定国公兴宁伯镇守一方,他却囿于京城,在原地踏步。

  是谁的错?

  能问的,只有自己。

  “父王?”

  面对长子不解的目光,朱高炽笑了,“父王只是忆起早年间的事。当年,父王能平安从金陵离开,还是兴宁伯出的主意。还有这个杂粮饼子……”

  朱高炽放松了情,陷入了回忆之中。

  朱瞻基听得十分认真,双眼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