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八章 何为国(二)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人觉得卢飏故弄玄虚,顿时便想对卢飏口诛笔伐,但随后卢飏的一句话,却又让几人陷入沉思。

  “所谓一国,便是一群人结成一个利益整体,然后对抗共同的敌人,最终形成组织,来维持这群人的利益。”

  卢飏本想说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但考虑到上来就跟这些人谈阶级,他们肯定也理解不了,只能解释成这样了。

  这些都是大名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之一,卢飏说的朴素,他们多少也理解了一些,但是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敌人是谁?利益整体是谁?或许他们跟卢飏想的并不一样。

  不过他们理解了国家的产生便可以了,至于理解成什么样子,并不妨碍卢飏解释国家需要治理成本的概念。

  “一国产生之后,便要对国家进行治理,要维护利益整体的利益,这些都需要成本。”

  理解了国家的概念后,其他人理解其治国的概念则更容易一些了。

  “少卿所言,就是打天下和治天下吧?”

  孙传庭说的透彻。

  见孙传庭说到了点子上,卢飏对其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伯雅说的对,打天下就是建国,就是一群人结合起来,反抗暴政,组成新的利益共同体,治天下则是如何组织管理好这个利益共同体,而管理这个利益共同体,也是需要成本的。”

  卢飏抽丝剥茧,渐渐说到了关键之处。

  “比如靠谁去管理,我大明自太祖起开科取士,管理大明靠的便是你我这样的读书人,当然,我们若想真正跻身其中,还得中了进士才行。”

  卢飏结合实际,几人听得便都与有荣焉,也觉得卢飏说的更有道理一些。

  “然后还需要军队,需要抵御外敌入侵,还需要有衙役,维护地方治安,保证百姓能在一国中活的安全,其他的还有各地的驿站,养济院,形形色色的衙门,都在治国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见众人频频点头,卢飏便又话锋一转,接着又道:“但这些都是需要有成本的,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饷,各个衙门的开支,这些都需要银子和粮食。”

  卢飏说到了银子,其余几人知道他快要转到税监的问题上来了,便聚精会神等着卢飏的高论。

  “我大明维持朝廷军队运转的银钱和粮食从何而来,各位应该很清楚,主要就是夏赋、秋赋,各地钞关的税银,还有盐课和茶课也能帮衬一些,但主要是夏赋和秋赋。”

  “而夏赋和秋赋主要是谁在缴纳,不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也不是你我这样可以免赋的读书人,而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农民,如今大明的农民生活的如何?诸位肯定清楚。”

  “江南之地的百姓我不敢说,但其他地方农民的日子,用饥寒交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吧。”

  钱敬忠这些人并不是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对于此时农民的困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