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七章 密折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

  “没想到刘祭酒不光文章做得好,连这书坊之事都是如此明白,朕之前还真是漏掉了启动的经世之才。”

  万历皇帝看了刘宗周奏章中说要给他分银子,自然也对这个之前牛脾气的学究多了一丝好感,说话便也和气了许多。

  “回陛下,这书坊之事,臣还是真不清楚,此事是臣的学生操持。”

  刘宗周自有大儒气质,对上万历皇帝也是不卑不亢,此时见皇上满面春风的问及此事,心下便有了数,顺口便把卢飏托了出来。

  将来他这学生是要走科举之路的,提前在万历皇帝这里挂个号,对他将来的殿试有好处。

  “莫非这奏章不是启东先生写的?”

  万历皇帝闻言有些吃惊,再看看那奏章,不光字迹连带语气却又是刘宗周的口吻。

  “回陛下,这奏章确实朕的,但臣不通商事,这印刷坊的章程却是臣的学生所做。”

  “哦,原来如此,朕还以为启东先生突然脑子开窍了呢,竟然连这经商之事也通了呢。”

  万历皇帝这话说的揶揄,不过刘宗周听了却脸不红心不跳,当做没听见。

  自从刘宗周在京为官后,常常写奏章劝谏万历皇帝,比如什么君子修身养性、亲贤臣远小人之类的,让万历皇帝很烦。

  万历本是小气之人,所以逮着机会,便会揶揄刘宗周两句,但刘宗周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该劝谏的依然劝谏。

  朱翊钧揶揄了刘宗周两句,见刘宗周也不辩解,顿觉无趣,随后便又问道:“国子监也有这样通商事得学生吗?”

  刘宗周闻言,立即接道:“国子监去岁由延庆举贡一学生,名曰卢飏,是个博古通今之才,此监生年少家贫,感慨寒门读书不易,便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刘宗周对于卢飏,自然是关怀备至,圣上面前,便不遗余力得推荐自己的学生。

  “卢飏,延庆生源,莫非是去岁斩杀十二鞑子的那个秀才。”

  刘宗周不甚了解卢飏之前斩杀鞑子的事,但是朱翊钧对此却是印象深刻,这卢飏来国子监便是他独巨决的。

  刘宗周闻言有些惊讶,不明白万历皇帝竟然也对卢飏也有所了解。

  “这卢飏确是延庆人,去岁国子监也只招收了一名延庆生源,便是这卢飏,但臣不知道其斩杀鞑子的事,臣观其人,确有贤才,不仅通晓四书五经,且人情练达,对商事也了解颇深,以后若是为官,当时经世济用之才。”

  刘宗周这句话其实说的已经很露骨了,不过万历皇帝却似乎对卢飏更加感兴趣。

  “这章程是卢监生所做,这卢监生在国子监表现如何?”

  见皇帝好奇自己的学生,刘宗周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卢飏在国子监的种种表现捡着优秀的方面的说了。

  “这卢飏竟然还是个勤敏好学之人,朕当初没错看他,启东先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