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帝召唤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的人自然没有这种意识,而卢飏自然就要先占领了。

  等到越来越多的士子认同这种务实的风气,那朝堂上肯定也会玉宇澄清的。

  “文起社?文起社?”

  众人议论纷纷。

  这时代士子结社成风,大社成千上万人,小社可能就三五人,就连国子监中也有很多文社,所以当吴国祯说起文起社,众人也并不惊讶。

  于是随后的几天,原本就三五人的文起社,很快便门庭若市了。

  不过秉承卢飏宁缺毋滥的宗旨,卢飏的文起社入社门槛还是挺高的,人品第一,其次便是才学,卢飏想要改变大明士林风气,这笔杆子不行也是不行的。

  在卢飏操持社务,精研八股的时光中,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放授衣假的时候。

  不过由于国子监有了银子,今年的授衣假不光是放假了,国子监给每个教职工都发了一套冬衣,当然是一样颜色一样款式,而且胸口上还印有小小的国子监标志。

  这个主意自然是卢飏想出来,美其名曰增加师生的认同感。

  这时代的国子监本来就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一说监生,也会备受瞩目,甚至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这监生地位都快赶上举人了,就像范进中举中的严监生,即使是捐监的,在当地也很有社会地位。

  所以当国子监的监生穿着印有国子监标志的冬衣时,那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而卢飏的文起社,也在卢飏和孙传庭几人的主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在文社中,卢飏提倡作八股文,既要弘圣人之言,也要践圣人之言,如何将圣人的思想贯穿到朝堂政务和百姓的生活中去才是应该做的。

  比如圣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若是按照以往的士林风气,则是空谈心性,大谈特谈如何让百姓知礼节,但是却没人关心仓廪实的问题。

  如今卢飏的文起社若是遇到这类的八股问题,则是从如何让仓廪实入手,再来谈知礼节。

  当然,这样的答题方式自然会更对有实政经验的乡试和会试的主考官的胃口。

  卢飏提的这些都是后世血泪教训后总结出来的真理,自然经受的住各种质疑的声音,也不惧怕辩论,特别是有了卢飏的辩证唯物主义加持,文起社与其他文社的辩论自然是无往不利。

  连吴国祯这般读书少的社员,参加辩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了,因为卢飏提供的哲学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拥有四百年科技文化的优势,说是碾压也不为过。

  刘宗周自然也乐得这种辩论,而且颇有春秋百家争鸣的古风,正是圣人所在的年代。

  这日,卢飏正在国子监中读书,下午则有一场会讲,以往的会讲课都是各人读自己的八股文章,然后互相讲评。

  但是如今国子监的会讲,则成了一场大辩论,有时候连刘宗周都会参加。

  卢飏正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