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7章 变革伊始_刘宋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7章变革伊始

  大业元年,正月十六。

  此时为期十五日的盛事终于结束。

  刘义真有些疲惫的待在太极殿西殿,抱着一个暖炉在手中,而他身边的则是刚刚升为中书令的王修。

  中书省,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

  中书令的上一任主官为刘义真,足见此职位的位高权重。

  现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几乎被刘义真架空,门下省虽有封驳之权,却无行政权柄……

  可以说,王修就是三高官官中权柄最大的一位,堪比宰相。

  “这大朝会总算过去了,但是这大朝会引发的动荡,怕是要数年才能平息。”

  建立往往比毁灭更难,一套秩序的构建,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刘义真看着王修,突然想到了在关中的那些日子。

  那时的关中,都笼罩在赫连勃勃的恐惧之下,治理起来更是诸多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要不是王修,关中很难在短短几年内就恢复生机。

  只是如今,君臣二人面对的已不是关中,而是天下。

  “陛下,如今百废俱兴,不知要从何处入手。”

  现在王修的担子更重,行事也是变的谨慎起来。

  所以大朝会刚过,王修便入宫来找寻刘义真。

  “何处入手……”

  刘义真也陷入思考。

  “入手的方向很多,但唯有一点,对世家可以稍微松一些。”

  “王弘和谢晦都已经察觉朕的意图,若是再逼的紧了。难保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现在刘义真最倚重的几名大臣大部分都是寒门。

  这次借着大朝会,这些人都爬上了相当高的位置。没必要再去盯着世家的那一亩三分地。

  “首先,还是要从推广占城稻开始。”

  还是那句话,粮食,是天下大计。

  但即便有着优良的占城稻,也不意味着从明年开始家家户户都能种上这些稻种,让大家不再饿肚子。

  百姓,总是保守的。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愚蠢,或者说他们是坏,是刁民。

  只是因为穷人的试错成本对于他来说会出奇的高。

  即便你告诉他占城稻的亩产是普通水稻的好几倍,他依然大概率会选择拒绝。

  因为一旦占城稻这种新鲜作物没有长出来,那这家百姓面临的将是家破人亡。

  他们不是豪族地主,有着大片大片的耕田,完全可以一半种普通水稻,一半种占城稻,在得到确切结果后再选择大规模种植。

  他们有的只有那几亩薄田。

  种不出粮食,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务必要让官府全力劝导百姓改种占城稻。这个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按朕的估算,五年内能在江南看到大规模种植占城稻的场面已经是各地官府善政的结果了。”

  王修点点头。

  对于百姓的固执,他在关中也见识过。

  想要说服他们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其一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