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九章 家事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早就来了。

  京中公开赞誉钱渊气节无双的有三种人,一是东南人,二是青年官员,三是非常正统的士大夫。

  陆树声就是第三种,但可惜正统的士大夫是看不过钱渊和黄锦、冯保、严世蕃勾肩搭背的。

  一进门,钱渊就松了口气,一一行礼。

  除了陆树声和钱铮这对翁婿,还有一位客人,陆树声总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教训我吧……钱渊笑着行礼道:“晚辈拜见望湖公。”

  来人是徐涉,这是钱渊入京后和徐府的第一次接触……昨晚的徐璠什么都代表不了。

  还没聊上几句,钱铮起身邀众人在侧厅用饭,虽然只有四人,但随园小厨房送来的饭菜,虽是冬日,但也精致非常,还配了一小壶高度数的白酒。

  酒过三巡,徐涉随口问起侄孙女,陆树声黑着脸不吭声,他对这门婚事是很不满意的。

  “真的!”钱渊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竖起大拇指,“不仅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女红厨艺也拿得出手,更是性情淑静温婉,和大嫂、小妹相处极好,和母亲更是融洽如母女!”

  陆树声什么都不知道还好说,钱铮面无表情的想起成亲第二日侄媳妇送的女红……没道理在娘家天天练都练不好,嫁了人才半年就能出师了。

  而徐涉只能回以尴尬的笑容,淑静温婉……这种词和小七挂的上钩吗?

  刚到京城就满院子窜,居然还想学武,天天早上绕着园子跑步,说出去都丢尽了徐家的脸,更别说和外男串通逃出徐家,逼的姑母到现在还天天落泪。

  钱渊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有些生硬,看来大家都不太信啊……也是,自己吹的过了点。

  袖子里那封信是小舅谭纶代笔的,母亲口气激烈,已经完全和小七闹翻,口口声声要儿子回来休妻,还要打上徐府去问个究竟……你们是结亲还是结仇!

  还是徐涉将话题扯开,笑着问起今日钱渊去都察院的事,但钱渊随口应付两句就扯到桐乡大捷上去。

  徐涉赞许几句又问起浙江巡按吴百朋,钱渊扯了几句又说起钱家酒楼入不敷出……

  几个来回后,眼看着一顿饭都吃完了,徐涉不得不叹息道:“展才和子民有隙?”

  钱渊的叹息声更重,“如若有隙,那日就会避而不见。”

  徐涉微微点头,张居正带着王本固上门拜访,回来时说一切顺利,钱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往小里说,东南倭乱已经牵扯朝廷数年之久,朝中财用大乏,实在无力支撑太久时日。”

  “往大里说,东南是大明膏华之地,更关系到日后朝局走向,实是应该慎之又慎。”

  钱渊侃侃而谈道:“从翰林院转都察院,最委屈的难道不是我钱展才?”

  “朝中已有定论,若非事关大局,我钱展才何必如此委屈?”

  徐涉眉头微挑,朝中已有定论……这是在说严嵩和徐阶有默契,允许徐阶插手东南,留了个浙江巡按给他。

  看徐涉还要说话,钱渊笑道:“对了,昨晚岳父大人在酒楼可能喝多了,要了好些菜,银子都没付……”

  “咳咳,咳咳!”钱铮忍不住用力咳嗽两声。

  徐涉倒是无所谓,他知道钱渊一来看不上徐璠,二来只是堵自己的嘴,不希望这番话再继续下去。

  “哎,璠儿酒量浅,偏偏又好酒,多少银子。”

  钱渊随口道:“一千八百三十二两六钱。”

  这次徐涉和陆树声都忍不住咳了起来,太扯淡了吧!

  钱渊无所谓的耸耸肩,就这数字,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这点银子对徐家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徐家在华亭附近光是圈地就圈了十几万顷。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