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三章 釜底抽薪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亦临海为由回绝,卢斌、戚继美都是钱渊铁杆……每日来往信件中,钱渊摆出态度,有人撑腰的卢斌、戚继美含糊其辞,至今还在台州。

  在这种情况下,钱渊釜底抽薪,直接让戚继光率兵回了宁波……胡宗宪这下彻底抓瞎了,虽然俞大猷、戚继光如今齐名,但戚继光于上虞三刻钟击溃徐海的一幕给胡宗宪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没了戚继光,面对势力比徐海更加庞大的汪直,仅仅靠俞大猷,胡宗宪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胜算。

  偏偏这种事还不能捅出去,胡宗宪身为浙直总督指挥不动麾下将官,这传出去丢的是他胡宗宪的脸面……关键是,那些将官身后是有人撑腰的,而撑腰的那个人是胡宗宪不想,也不敢撕破脸皮得罪的人。

  “想当然!”后院懒洋洋躺在藤椅上躲在树荫下的钱渊如此评价,“胡汝贞此人,通权谋,善隐忍,晓军略,惜量窄,又好大喜功。”

  “他也不想想,有徐海前车之鉴,五峰如何不会小心谨慎,还令葛浩传话,要五峰至绍兴府上岸……”

  “不不不,其实绍兴府集结兵力无论多寡……汪直绝不会去绍兴府。”

  一旁正在嚼着杨梅的小七回了句,“那汪直如果真去了绍兴府呢?”

  “集结兵力绞杀汪直……”钱渊幽幽叹道:“汪直或死或活已无关紧要,只要大战一起……东南沿海将再次处处烽火。”

  “为什么?”嫌杨梅太酸的小妹好奇问,这是戚继光让信使从慈溪捎来的。

  “傻啊。”小七随口应道:“这些年,虽然汪直名声响亮,但从无率倭寇侵袭沿海之举,他其实是个海商而不是倭寇头目,只要大战一起,意味着朝中坚持厉行禁海、绞杀倭寇,汪直手下的海商……必然效仿徐海。”

  “所以,你才让元敬率兵回宁波,还不惜弄出个假军报……”这句话来自昨夜抵达临海的王氏。

  英姿飒爽的王氏一直在桃渚,倭寇来袭之时,还曾率兵守城,手刃三倭,昨日戚继光信使抵达桃渚,她立即动身来了临海……就怕戚继光吃了大亏。

  “好了,别吃了,晚上小心豆腐都咬不动……哎,你可不能吃杨梅!”钱渊将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打下去,这是戚继光的长子,今年已经两岁的戚安国。

  小安国苦着脸抓着钱渊的衣衫就要往上爬,他这一年多大半都住在钱宅,一个多月前大战将起,王氏将小安国又送过来,虽然钱渊经常巡视各地,但偏偏小娃娃对他亲热的很。

  “秋……秋……”小安国缩在钱渊的怀中也不怕热,黑漆漆的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看的边上王氏都嫉妒……戚继光虽然是个武将,但也讲究抱孙不抱儿。

  “哎,姐姐就放心吧,弟弟还能坑了元敬兄?”钱渊看王氏依旧柳眉紧蹙,“胡汝贞一跃而为浙直总督,论封疆大吏他居首,但实则根基不稳……”

  “毕竟他是浙直总督。”王氏担忧道:“毕竟是元敬上官。”

  “朝中如今党争惨烈,徐华亭一党视胡汝贞为严党大员,百般弹劾,因提编六省,又截留两淮盐税,朝中官员均对胡汝贞颇为排斥……金山总督嘛。”

  “那严……”

  “他胡汝贞攀附赵文华,以严嵩为依仗。”钱渊摇着纸扇给小安国扇风,笑道:“赵文华不敢得罪我,严分宜不会得罪我……”

  胡宗宪一跃而为浙直总督,实际上嘉靖帝对其并不是特别放心,是钱渊两次进言让嘉靖帝选择了胡宗宪。

  所以,胡宗宪在朝中的根基,一是严嵩,二是钱渊,这两个人虽然身份地位相差甚大,但都对嘉靖帝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这就是钱渊信心的来源,胡宗宪敢撕破脸,钱渊就能教他做人……严嵩对东南胜负是无所谓的,他如今担心的是身后事,而钱渊是他选中的一个棋子。

  “安心啦,元敬兄稳如泰山,说不定还能加官进爵……”

  如果戚继光真能捞到一个爵位,真的有可能嘛,他李成梁能捞个侯爵,戚继光哪里差了?

  “若小弟一封弹劾奏折上去,严分宜也不会护着他,徐华亭立即落井下石……”

  王氏听了最后这句话,偏头看了眼还在嚼着杨梅的小七,后者察觉到,送来一个灿烂的笑容。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