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七章 突破口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仅两个月前,永寿宫被焚毁,严嵩说出“移居南宫那句话后,徐阶在心里发誓,自此之后,此生恣意纵横,不再龟缩。

  缩起脑袋装乌龟,这是徐阶的老本行,但问题是,仅仅如此,是无法破局的。

  所以,徐阶苦苦皱眉思索的是,如何破局?

  名望大失,威望陡降,但这不是关键,陛下不是那种观念正统的君主,张璁、方献夫、桂萼、严嵩这些内阁首辅名望都不算高,就算夏言也不是杨廷和那种凭威望能让百官退让的官员。

  徐阶相信,如果严嵩病逝,在内阁首辅继任者的竞争中,自己依旧能够占据主动权,吕本没有威胁,吴山资历太浅,李默起复礼部尚书也有可能入阁,但想竞争内阁首辅,难度非常大。

  阴蓄死士,劫杀东楼,这也有利有弊,至少会让人惧怕,至少会让某些人感激……虽然这个黑锅徐阶是真的不想背。

  问题的核心在哪儿?

  当然是圣眷。

  嘉靖一朝,从来是圣眷决定了内阁首辅的话语权,在名声、威望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在严嵩死死盯着徐阶的情况下,在李默卷土重来的情况下,徐阶失去圣眷,就算登上内阁首辅之位,也很难有所作为。

  突破口在哪儿呢?

  徐阶的目光深幽起来,迟疑片刻后他踱步到窗边,今上登基三十八年了,本朝无出其右。

  长时间的思索后,徐阶的眼神坚定起来,的确,这是唯一的可能。

  如果嘉靖帝驾崩,裕王登基,高拱至今不过是太常寺卿兼管国子监事,想入阁至少还有两个台阶。

  徐阶如果能以老臣并内阁首辅的身份执政,扫清严党,迎诸多被贬谪的官员回朝,或许还应该加上替曾铣、夏言、杨继盛、张经、李天宠翻案,然后再举荐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人入阁……相位应能勉强维持。

  三十八年,三十八年了……徐阶幽幽呢喃几声,自古以来未有常服丹药而长寿的君王。

  同样也在自家书房里皱眉苦思,但张居正和徐阶考虑的不同,他心里隐隐有些悔意……如果知晓高新郑对自己如此赏识,又何必做师相的东门快婿呢?

  现在好了,上了床就下不来了!

  高拱虽然现在和随园闹掰了,但在裕王府中的地位依旧稳固,正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攀登,踩的极为稳当。

  如果现任礼部尚书李默能迅速入阁,高拱有可能接任礼部尚书……就是资历稍微浅了点,毕竟高拱掌国子监事还不满一年,或许南京礼部尚书孙升会插一脚,高拱也有可能转礼部侍郎。

  当然了,这主要看裕王何时登基。

  而徐阶,名望大跌,至少在裕王登基之前,很难有什么实际作为了,就算熬死了严嵩,上位内阁首辅,也难以领袖内阁。

  而裕王登基之后……张居正轻轻叹了口气,他得高拱信重,同时也对高拱认知颇深,此人无容人之量,连随园都忍不了,难道能忍得了徐阶?

  如若日后岳父和高拱对立……张居正想想就觉得头痛,这是非常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但回头想想,张居正也觉得这是注定的事,如若不是自己求娶徐氏,和徐阶死死绑在一起,自己这个枯坐十年的老翰林如何能在短短两年之内一帆风顺?

  两年前,张居正还不过是个翰林修撰,丢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如今是翰林侍讲学士,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入裕王府为讲官,得高新郑赏识……前途一片光明。

  理了理心思,张居正准备回后院睡觉,突然又想起了钱渊,然后想起了随园,最后想起了陆树德……据说这位年轻进士和钱展才自小相熟,交情极深。

  张居正咬了咬牙,陆树声是钱展才的师傅,没想到他弟弟却是钱展才的徒弟!

  为什么想到陆树德?

  都已经半个月了,张居正还偶尔觉得后脑勺隐隐作痛,他记得很清楚,当日就是陆树德那小子操着不知道谁掉下的鞋子,给自己后脑勺狠狠来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