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2章】家里有更加不好的消息……_锦衣杀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细化一点,钱粮可以更加准确的引述为田地。自古以来,有田地就有钱粮。历朝历代,武将要是拥有自己的田地,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后导致的,必然是武装割据,藩镇横行的局面。唐末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偏偏,徐兴夏就是这样的另类。

  他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拥有了三百万亩的土地,六七万的人口,而且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更要命的是,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得到上级一两银子支持的情况下取得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没有任何的把柄,掌握在文官集团的手里。文官集团,也没有任何可以掣肘他的机会。这样的隐患,那些精明的文官,不可能不注意到。

  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一直是大明朝文官的最大本事之一。有什么不好的苗头,一般都会被他们发现的。唯一的差别是,他们能不能察觉到其中的危险,能不能及时有效的措施制止。好像徐兴夏这样的另类,当然会被他们视为是危险人物。他们是绝对不会坐视自己壮大的,采取果断的措施,那是必然的。

  为什么一般的卫所军,同样有属于自己的田地,有属于自己的兵员,上头对他们却不管不顾?很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些卫所军的领导者,基本上都是酒囊饭袋,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的能力。这样的一群废物,当然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如果废物里面,突然有一头狮子潜伏其中,他们就要格外的小心谨慎了。

  现在,正是调动徐兴夏的最好机会。他现在不是代千户吗?不是要成为正式的千户吗?那行,将你调到一个鸟不拉屎,半年都见不到一个生面孔的地方去做千户。这样的千户所,在宁夏镇或许不多,在延绥镇和甘肃镇,却是多的要命。只要将你往那样的地方一放,就算你有飞天的本事,都很难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了。

  “麻痹的……”徐兴夏用力的咬了咬自己的嘴唇,几乎咬出血来。

  来自后世的他,看过不少的历史小说,对于今天的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他也知道,在明末这种最黑暗的年代,人吃人是常有的事。好人在这个时代,早就死光了。能活下来的,每一个都是心狠手辣之辈。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这是一个人姓灭绝的时代,这是一个历史倒退的时代。

  只是,想到自己这么辛辛苦苦,出生入死的,创立了这么多的战功,消灭了这么多的鞑子,投下了这么多的钱财,拯救了这么多受苦受难的军户,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了这么多民众的安全,最终却换来这样的下场,真是太令人沮丧了。

  难怪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根本的原因,不是后金鞑子,不是李自成,不是厂卫,而是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消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