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1、培养新班底!_《我是皇太孙朱怀》朱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点点头,多看了黄淮一眼。

  他没有花里胡哨的乱说一通,说的都是目前朝廷的现状。

  “继续说。”朱怀道。

  受到朱怀的鼓励,黄淮也稍稍褪去几分紧张,便继续道:“臣以宋朝的冗官冗费冗军问题做过梳理。”

  “如今翰林院的冗官,已成很大问题,许多老学究清贵到在翰林院休闲养老,三十余人抱史书而修,有一日混一日,忙碌如户部工部等却一日不得闲暇,如此蔚然成风,这对翰林院不利。”

  “臣建议,扩充翰林院职掌,宜可让翰林院起召奏疏通读经筵入值侍班论撰文史稽查史书录书充当太子宗室之伴读官……”

  朱怀点点头。

  黄淮没让朱怀失望,他说的这些都在点子上,也能很好的让翰林院人尽其才,不至于坐吃空饷。

  朱怀侧目看了一眼郑和,道:“记下来,发吏部,让吏部照做。”

  黄淮一愣。

  他实没想到皇太孙居然干练如此,居然会对自己如此信任,忠君爱国之心顿时油然而生,情不自禁道:“皇孙贤明!大明之福!”

  朱怀道:“孤不需要你溜须拍马,你们是孤亲自点的翰林,朝廷给你们莫大荣誉,是让你们干正事的,而不是抱着学问去青楼画舫浪费时间,更不是跟在帝王身后胡乱吹嘘。”

  黄淮忙俯身行礼:“臣惭愧。”

  朱怀又看王恕,道:“你呢?”

  本来朱怀以为话都被黄淮说完了,对王恕有些不公平,所以也没想听王恕讲出什么来。

  王恕沉默一会儿,抱拳道:“回殿下,臣以为在黄编修的言辞之外,还要加

  一道考核。”

  “自古一来,翰林院就不同在京外各官,是毋需考核机制的,臣以为不妥。”

  朱怀一愣,有些欣赏的看了一眼王恕,不愧是吏部尚书加封内阁首辅的未来栋梁之才!

  现在对政体已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了。

  “翰林院加考核机制?京师内外的官吏尚有政绩可以考核,翰林院怎么考核?”

  朱怀似笑非笑的看着王恕。

  实际这就有些为难王恕了。

  翰林院和地方官不同,地方官可以从税收刑事案件民间评价等各方面去考察。

  这种京师内外察的考核机制,也是当初朱怀定出来的,并且于大明各地方官来说,很有威慑效果。

  但翰林院并不涉及到这些方面,他们不过只是一群清贵之官,没有实际考察的标准。

  王恕的回答让朱怀很意外。

  他思考片刻,不过看样子应该是早就做了工作,便侃侃而谈道:“譬如修元史,从洪武三年就开始修,到现在依旧没有完善,臣认为就可以给其规定时间和进度,以便于考察,不合格者留缺观察。”

  “再譬如经筵时间,每个月规定讲课时间,若不够,则留缺观察。”

  “再譬如于国家政事上的建议疏,每月上疏几次,补缺查漏各部堂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