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5章:广州文物调查从鲁迅纪念馆开始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除了作文字记录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手绘。

  所以,当他从美院拿着画板架在省博大院之中,开始用铅笔手绘纪念馆大楼的时候,沈明都惊呆了。

  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还有这样一手。

  作为美院学生,手绘是基础。

  他当年虽然读的是美术史,不需要考素描,水彩,速写之类的。

  但作为曾经的美术艺考生,他这些并不差。

  只是后来因为不想从事美术创作才读的美术史。

  后来,读研了,他也不曾放弃这个基础技能。

  再加上,他穿越后的强化,素描功底并没有荒废,越来越技巧娴熟。

  对于沈明的惊讶,苏亦谦虚,“没啥,只是考古人员的基本功。”

  一开始,沈明也觉得是基本功,毕竟考古人员都是有点手绘基础的,就算是他,也是会一两下。

  然而,等他画完纪念馆手稿出来,沈明拿着眼中就不淡定了,“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呢,这哪里是基本功啊,完全就是专业的好不好,要不是知道你的身份,我都以为是美院出来的。”

  苏亦笑,“好巧,我家就是在美院的。”

  沈明看着手中线条清晰,亮暗分解,造型写实的红楼画作,望着苏亦满是无语。

  这个时候,沈明还不知道苏亦口中的基本功是谦虚,就见鬼了。

  所以,他好奇,“你画这些有啥用?你又不是搞美术创作,建筑素描,也不需要那么写实吧?”

  苏亦说,“我想做作一份广州文物调查报告,现在没有像相机,也只能够手绘了。”

  沈明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牛。”

  说着,“你好好画,有啥需要招呼一声,我先去忙了,之前,发掘过来的资料还没整理完毕。”

  沈明离开,苏亦继续自己的创作。

  他这个灵感是来自于宿白先生的《白沙宋墓》里面有大量的手绘图,图文并茂,清晰明了,阅读体验非常好。

  然而,他肯定是找不到莫宗江、以及董希文这样大牛给他手绘图稿。

  只能自己来了。

  反正是实习,就当是小试牛刀了。

  对于美术生来说,素描并不难,不过当年艺考更多是画人物、苹果静态素描。

  建筑素描比较少涉及。

  好在苏亦不拘一格,也不讲究艺术风格,他更多是一种写实。

  这种风格多少受到关山月老爷子的影响。

  怎么说,他也是关老的徒子徒孙了。

  关老前期的国画创作就大量融入了西方美术的写书风格。

  苏亦的素描也更加注重写实。

  苏亦在省博大院一连画了好几天。

  越画越得心应手,越画越引人注目。

  一开始观众只有沈明,后来工作队的其他同事也都过来参观,比如吴振华以及热心的王大姐,最后连杨式挺都惊动了。

  所以当杨式挺拿着他的画稿观看的时候,都忍不住笑起来,“要知道你有这个本事,之前就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