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51章:考古地层学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明来劲了。

  曹子钧说,“就是让苏亦说说遗址文化层的分层情况,如果基本上说对了,就不需要在工地上这边待了。”

  “这么好的待遇?”沈明羡慕。

  曹子钧笑,“小沈,你也可以的,一会苏亦说完了,你觉得有什么遗漏的需要补充的,也可以说。”

  沈明摇头,“算了,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这小子可是北大的研究生,他说完了,我还能补充就见鬼了。”他很有自知之明不凑这个热闹。

  曹子钧笑,“可别说不给你机会。”

  说着就望向苏亦,“小苏,你先观察一下,然后跟我们说说。”

  苏亦点头,然后开始观察探方的剖面。

  估计,杨式挺也想知道他的基本功如何。

  对于普通的考古专业学生来说,第一次上工地就让他对文化层做分期,这玩意就是天方夜谭,然而,苏亦终究不是普通的考古专业学生,他读研了。

  如果这些基本功不过关,是需要回炉的。

  既然出考题了。

  苏亦也不怂。

  当曹子钧询问他是否准备好的时候,苏亦直接说,“第1层,也就是上文化层,我之前在库房里面看到出土少量唐、宋铜钱,宋、明、清陶瓷器皿,还有简报里面也说过遗址发掘出宋代土坑墓,明、清砖室墓,所以这一层不是一个单一时代的文化层。地质上相当于距今一千年来不断形成的河流泛滥淤泥层。没有错吧?”

  苏亦说着,望向曹子钧。

  曹子钧点头,“是的,杨队他们也是这么分,小苏不错,那,还有呢。”

  “第2层,也就是中文化层,我刚才在乙区的断崖面还有探方的剖面观察一下,土质土色为黑褐色亚粘土层,基本不含贝壳,之前在库房观看,新石器末期的石器、陶纺轮和大量陶片就是在这一次被发掘出来的吧。”

  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得到曹子钧肯定的回答。

  苏亦继续,“这一层发现较多的红烧土硬面遗迹、红烧土硬块构件、红烧土块、灰土、炭屑和用火煮食的红烧土堆,还有一定数量的柱洞和窖穴。我来之前,还听杨队说,这一层还发现51座墓葬,有些墓葬打破了红烧土硬面遗迹,可以看出有明确的墓坑。这一层在地质上相当于距今三千至四千年前形成的沼泽发育泥炭层。没有错吧?”

  曹子钧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沈明却一脸懵逼,“杨队啥时候说过这一层发现51座墓葬了?”

  苏亦说,“接我们的时候!”

  沈明疑惑,“我咋不知道。”

  苏亦笑,“路上你坐着睡着了。”

  噗嗤!

  曹子钧忍俊不禁。

  沈明瞪了他一眼,“我那是闭目养神。”

  苏亦不理他,话题继续。

  曹子钧问,“那第三层呢?这里面有什么说法?”

  苏亦说,“第三层也叫下文化层、贝壳层。灰黄色泥沙土层中含大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