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谋划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听侄子说可以和平接管徐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能以不流血的方式接管徐州?

  我没有听错吧?

  他不由得问:“贤侄真有把握?”

  去年还在彭城时,曹恪就建议曹操与徐州那边过来的使者议和,并断言陶谦会在一年之内死去。

  陶谦死后,徐方必乱,那时曹军就可趁机东进,轻松接管陶家的地盘。

  曹操当初听到曹恪的想法,不禁也有些心动。

  兵书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策。

  如果兵不血刃就能轻松拿下徐方,那自然是极好的。

  可是,曹操却没有那么乐观。

  毕竟,陶谦虽死,手下精锐犹存。

  徐州地方官吏和本土士族、豪强可能会在我军再次东进之前,临行推举一位大贤管事,或者派人前来兖州,将在这里作人质的陶商接回,继其父之位,甚至也可以直接立陶恭祖的次子陶应为主,以应对危局。

  那时,只怕还是免不了要打几场硬仗。

  以曹军的实力,要想完全剿灭陶家旧部,全面控制徐州,没三四个月的时间做不到。

  可是现在,曹恪却说他有办法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就帮曹操接管徐州,还是以和平的方式。

  曹操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不由得问曹恪:“到底是什么主意?贤侄快说给为伯听听。”

  曹恪不紧不慢地说道:“现在陶恭祖的大公子在我们手里,大伯为什么不利用呢?”

  曹操似乎明白过来,问道:“贤侄是说让陶大公子出面招降陶恭祖的旧部?”

  曹恪轻轻摇头,笑道:“不完全是。”

  曹操听了侄子的言语,心生疑惑,问道:“那究竟是要怎样?”

  荀彧这时忽然笑了两声。须臾,说道:“主公,曹司马的意思,是我们将陶大公子送回徐州,并扶持他为徐州之主。”

  曹操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送陶伯秋回徐州掌权?”

  曹恪点了点头,道:“不错,小侄觉得大伯可以考虑与陶伯秋合作,送他回徐州接管他父亲的地盘,条件是他以后必须唯我曹家马首是瞻,不得心生异心。”

  曹德不等曹操答话,抢先问道:“棘奴,为什么你还是觉得应该与陶家合作?有这个必要么?”

  “孩儿觉得大有必要。”曹恪道:“大伯虽然早已成了兖州之主,帐下兵马也有数万,还招降了百万黄巾降卒,可并没有完全整合内部。”

  他又拱手对曹操说道:“小侄实话实说,大伯勿怪。”

  曹操道:“贤侄但说无妨,为伯不怪你。”

  曹恪道:“现在兖州有许多士族、豪强因为我曹家出身低微,加上大伯颁布的部分法令不能讨他们的欢心,对您颇有怨言。”

  曹操闻言,并没有不悦之色,道:“这是实情,为伯是知道的。”

  曹恪道:“不满大伯的士族、豪强之所以忍到现在,是因为自身实力不足,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