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章 樊县守城(三)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天上午,陶谦亲自指挥万余兵马攻打樊县南门,又命臧霸领九千人马攻打西门。

  “呜呜呜……”沉浑的号角声中,九千陶家先登死士从樊县城的西郊营寨中开出。

  他们在臧霸的指挥下,到大营辕门外集结,摆了个大方阵,缓缓朝西门逼近。

  这个大方阵由九个中型方阵组成。

  而九个中型方阵内部又包含了两个纵向排列的小方阵。

  每个小方阵的兵力在五百人左右,相当于一曲的规模。

  臧霸的指挥位置处于大方阵的中心。

  大方阵最前面,八架壕桥、十二架云梯、以及一台冲车在士兵们的推动下,碾着地上的泥土,跟随大军一同行动。

  此外,阵中还部署有十五架井阑。

  这些攻城器械下面都装有轮子,行动时可由人推着走,十分方便。

  曹恪站在敌楼上,望着正缓缓朝城边逼近的攻城器械,稍稍转头,对立于身侧的路招说道:“看来陶恭祖为了破城,还真是下了血本了!”

  路招眉头微皱,道:“别的还好说,就是对面有井阑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很麻烦。”

  曹恪轻轻点头,对路招的说法表示认同。

  对面的十五架井阑都高达百尺,而樊城城墙的高度只有六丈。

  陶家的弓手到时候将井阑一字排开,并站在上面放箭,就可以给城上甚至城内的守军以重大杀伤。

  在友军火力的压制下,陶家的先登死士们便可以较为顺利地踩着云梯爬到城楼上,和我军厮杀。

  曹恪这时忽然想到,敌军可以在井阑上居高临下射击城上守军,城上守军自然也可以用弓箭反击。

  毕竟,弓箭手要想取得压制城上守军的效果,一定会将井阑推到距离城墙比较近的位置,这样才便于将城上守军纳入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

  而双方的弓箭射程是一样的。

  只是,如果单纯用弓箭反击井阑上的敌军远程武器的攻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井阑还在,而敌军后备的弓箭手源源不断。

  只有想个办法将敌军的十五架井阑悉数摧毁,才能解除井阑上面的弓箭手给城上守军带来的威胁。

  那么,怎么摧毁敌军的井阑呢?

  曹恪很快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火烧井阑的战例来。

  春秋时,楚国攻打宋国,用井阑攻城,却被墨子用火攻之计击败。

  楚军的数架井阑全部在战斗中报销了。

  除了火烧井阑之外,史书上还有烧云梯的战例,最有名的莫过于诸葛亮攻郝昭的陈仓之战。

  历史上诸葛亮二次北伐的时候,以盛兵围攻陈仓。

  蜀军利用云梯登城,向城上守军发起进攻。

  郝昭令守军点起火箭,向云梯上放箭,最终将蜀军的登城器械烧毁。

  诸葛亮一时攻不下,只好暂且退兵。

  今日,我也可以利用火攻之计对付陶家军的井阑和云梯。

  想到这里,曹恪当即

  请收藏:https://m.bqg8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